20世纪末,在江门蓬江区荷塘镇康溪村,一间间村集体所有的红砖厂房,20多家皮革制造、布料漂染等企业,让这个小乡村走在时代发展前列。多年过去,如今,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工业园,一幢幢拔地而
走进江门市首个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示范项目——蓬江(荷塘)万洋众创城,康溪村党总支书记岑建恒仔细地向参观者介绍:“原本低效厂房环境较差,出租困难。现在建了新厂房,不仅带动了周边村民的租金收入,还吸引了村民回乡就业。”2023年,康溪村村集体收入增长至1400多万元,是“工改”前的2倍多。
从推行只租不售的土地模式盘活村集体资产,到全市率先启动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,再到深入推进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(下称“百千万工程”),争创示范,康溪村从历史中走来,在高质量发展的热潮中不断深化改革、持续创业创新,探索出更多新实践、新经验。
改革开放后,为了谋发展,康溪村在一块荒地上创办起了村集体企业——红砖厂。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,康溪村引来了不少皮革制造企业,红砖厂周边逐渐建起了简易厂房。2000年后,越来越多企业在康溪村建设厂房,逐渐形成了康溪工业园。红砖厂不知道于何时倒闭,但这里却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工业园,仅一期就有10万平方米。每天,出入的路口都有货车来来。厂房出租也成为康溪村的主要收入来源。此前的数据显示,康溪村每年的村集体收入超80%来自厂房租金。
在20世纪80年代,为发展村集体经济,康溪村率先将原来的二级核算改为一级核算,成为荷塘镇唯一一个一级核算的村集体。这一改革带来了不少改变:整合了资源,规模经营,提高资产收益率;规范了管理,加大了监督力度,保证集体资产保值增值;精简了管理,降低了成本;缩小了差距,促进了乡村和谐。
与此同时,康溪村还有更多探索。“在别的村集体卖地或者将土地长租他人50年的时代背景下,康溪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,推行‘只租不售’的土地模式。”岑建恒介绍,康溪村土地对外出租最长时间为20年,并由承租方建设厂房,这种创新的模式不仅留住了土地,也盘活了村集体资产,壮大了村集体经济,提高了村民经济收入,更为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奠定土地资源基础。
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康溪工业园曾是奠定荷塘镇制造业基础、助力荷塘镇经济发展的“功臣”。但随着城乡融合发展江南体育官方平台、产业腾换优化,康溪工业园产值低、税收少、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逐渐凸显。
当资源接近瓶颈、发展路径难以明晰,康溪村通过“四议两公开”工作法凝聚共识,以村级工业园改造为突破口,创造性提出“公开出让+保留集体+代建物业返租”的模式。改革机制、升级产业、再塑格局,为高质量发展开拓空间。
开展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,困难重重。一方面,蓬江区甚至江门市都没有先例可供借鉴;另一方面,村里缺乏资金、技术经验。
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达。康溪村探索“公开出让+保留集体+代建物业返租”模式,与万洋集团江门区域公司结对合作,利用集体土地资源置换物业开发项目,打造荷塘万洋众创城,推动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。这一模式不仅可以解决企业拿地难、建设难、后期管理难等问题,也让村集体保留了自己的土地和物业,增强了“造血”能力,增加了就业机会,带动了村民增收。“去年,村集体收入大幅增长,我们村的人均分红也从3000元提升到9000元,证明我们的实践是有成效的。”
在成功的经验上,康溪村还乘着“百千万工程”的东风,推进该村村级工业园三期项目(洪盛工业园项目)实施。今年国庆假期前,项目建设工地、招商中心等都十分火热。“当初,我们是跟着国家发展的脉搏走,创立了砖厂。现在,我们再次选择跟着国家政策走,推倒简易低效的工业厂房,在原址上实行分步升级改造,对转型发展充满信心!”洪盛工业园项目总经理黎贺恩说。洪盛工业园项目计划打造集智能制造、光电照明、生产生活配套、金融服务和智慧园区管理于一体的制造业集聚平台,重点引进光电照明、智能制造、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汽车配件、五金、新能源等,预计可提供约3500个工作岗位。
走进康溪村,一条条油亮的绿道沿着小河涌蜿蜒而行;漫步湖心岛休闲公园,碧水静流、绿树参天令人心旷神怡。村容村貌不断改善提升,让生活在这里的村民获得感更强。
不少企业职工住在园区,生活在康溪,村里的道路、环境等是园区重要配套保障。为此,近年来,康溪村以“村企共建”为切入点,通过资源共享、结对共建、融合发展等方式,围绕乡村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、人居环境等“三提升”项目,与万洋集团、中交四航局、葛洲坝集团以及中国电信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,动员社会力量,积极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。目前,村内已完成主干道三线米和上围路主干道照明工程,完成机耕路硬底化200米和种植苗木570棵,建成湖心岛公园等公园6个,增加绿化面积3300平方米,新建1600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。
对未来的发展,岑建恒有着更多规划:持续深化一镇一品,连片打造康溪-高村-霞村“水乡文化”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片区,推动形成多元文化融合产业集群;积极探索零碳发展,利用康溪村约400亩集中连片的优质鱼塘,推动“渔光互补”项目落地,养殖鱼虾的同时进行光伏发电,为村民增收,并打造康溪绿色产业观光、科普的亮点项目;推进法治示范村建设,建设法治长廊+水乡生态文明示范区,凝聚依法办事的共识。
未来将连片打造康溪-高村-霞村“水乡文化”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片区。 南方+ 杨兴乐 拍摄
在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的过程中,康溪村往深里抓、实里抓,以可知可感的变化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,带给我们不少启示。
将改革进行到底。位于江门、佛山和中山的交界处的康溪村,辖区面积1.5平方公里,居住人口6000多人。从资源禀赋来看,并没有太多先天优势。但康溪村敢走以前无人走过的路,坚定不移发展经济。比如,推行“只租不售”的土地模式、率先将原来的二级核算改为一级核算、探索“公开出让+保留集体+代建物业返租”模式等等,都是意义深刻的改革。
创新是第一动力。一个以传统工业为主的乡村,如何焕发新生?康溪村的答案是,坚定不移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,着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。比如,蓬江(荷塘)万洋众创城规划重点发展光电照明、家具五金、汽车配件、新能源及新材料等产业,洪盛工业园项目重点引进光电照明、智能制造、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汽车配件、五金、新能源等,均侧重于新兴产业,科技创新含量高。
尊重广大群众意愿。在推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的过程中,康溪村党总支坚持镇村联动江南体育官方平台,发挥党员带头作用,由镇机关干部、康溪村党员组成攻坚小组,走家入户宣传动员,消除大家顾虑。运用“四议两公开”工作法,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协商找到全村意愿要求的最大公约数。组织村党员代表,实地调研、认真对比各投资方开出的条件,通过“货比三家”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。
激发敢为人先的精气神。要推进好“百千万工程”,领跑高质量发展,首先思想要领跑,唤醒当年敢想、敢闯、敢干、敢为人先的精气神。在发展的过程中,康溪村凝聚出共识:只要找准了方向江南体育官方平台,就要大胆地摸着石头过河,绝不能在等待观望中错失改革发展的时机。正是这样的精神,让康溪村克服了重重困难,推动江门市首个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示范项目顺利推进。江南体育官网